岩葩不识名,袭人多净芬。却顾来时路,隐现于白云。V.6.10.53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12月25日,泰宁县民政局、社工站在杉城小学举行“壹基金”温暖包发放仪式,志愿者向50个困难家庭儿童送上温暖包,为他们穿上棉衣、棉靴,戴上帽子围巾、背上书包,让孩子们温暖过冬。
(本报泰宁记者站 刘清香 通讯员 肖玉婕 文/图)
岩葩不识名,袭人多净芬。却顾来时路,隐现于白云。本文转自:运城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丹凤)2月26日,2024年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高举旗帜、融入大局、守正创新、拼搏实干,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价值引领坚实有效、文明培育强基增效、文明实践出新出彩、文明创建见行见效,呈现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引领、思想道德建设整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协调联动的生动局面,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迈出新步伐。
会议强调,2024年是以新气象新作为践行领袖嘱托、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要大力践行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宗旨,以评选推荐新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为契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突出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高效推动文明新风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持之以恒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岩葩不识名,袭人多净芬。却顾来时路,隐现于白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运城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强大精神力量和丰厚道德滋养。
岩葩不识名,袭人多净芬。却顾来时路,隐现于白云。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截至目前,合肥热电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能源站、北城龙湖能源站等3座“绿色”能源站供冷量达到4208 万千瓦时,单日最大用冷总量突破 82万千瓦时,双双突破历史大关。“根据测算,如果一台电空调每天工作12小时岩葩不识名,袭人多净芬。却顾来时路,隐现于白云。,4208万千瓦时相当于替代1.8万台电空调,绿色低碳供冷正成为传统供冷方式的重要补充。”合肥热电有关负责人表示。
什么是“绿色”能源站?
以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为例,该能源站由合肥热电安徽科恩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采用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水蓄能、冰蓄冷、天然气三联供等多种互补的能源供应形式,通过室外区域环网互相联通,合理高效地为用户提供制冷、供暖服务。
合肥热电安徽科恩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合肥热电供图
该能源站以地源热泵为主,利用浅层地热资源,通过在公园绿地、停车场等区域打孔埋管方式,将取热和排热放到地下,再通过热泵机组做功实现制冷、制热的系统。目前,合肥热电已建设类似的“绿色”能源站3座,另有1座能源站正在建设。
合肥热电安徽科恩技术人员对水泵电机地脚螺栓进行加固。合肥热电供图
与燃煤等传统供热项目相比,“绿色”能源站几乎没有污染物排放,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在满负荷运行下,3座能源站年节约标煤7.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二氧化硫4860吨、氮氧化物2454吨,“增绿减碳”效应十分显著。
“绿色”能源站未来或将成为“供冷主力”之一。
目前,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供能面积超过200万平米,是华东单体最大的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区域能源项目。该站用户包括大型场馆、商业、办公、学校、居民等多种业态,应用场景十分丰富。加上已建成的北城龙湖能源站、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能源站以及正在建设的骆岗公园锦绣湖能源站,4个能源站供能面积达到400万平米,已经具备一定的供冷规模。
“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合肥热电在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生物质供热+压缩空气集中供应+新能源环保”三大新赛道,加快从“传统赛道”向“新兴赛道”转变,推动经济效益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刘泉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