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V.6.72.17(官方)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APP
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
中新网南昌6月21日电 (朱莹)21日,记者从江西省气象局获悉,6月9日至19日江西出现降水集中期,20日起梅雨锋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该省迎来短暂降水间歇期。据江西省防指消息,截至21日16时统计,19日开始的洪涝灾害造成该省4个设区市7个县(市、区)4.4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3357人,紧急转移安置19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千公顷(4.2万亩)、绝收面积46公顷(690亩),一般损坏房屋12户21间,直接经济损失3785.5万元,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查中。雨水情方面,6月20日16时至6月21日16时,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为0.1毫米。6月21日16时,该省各河道站均在警戒水位以下。鄱阳湖星子站水位17.17米,比昨日上涨0.33米,较常年同期偏高0.57米。省调度大中型水库中,洪门水库、江口水库、峡江水库水位超汛限,其余均在汛限以下。截至6月21日16时,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对江西维持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江西省防指、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厅、省气象局、省水文监测中心维持四级应急响应,各设区市及相关县(市、区、功能区)已全部结束应急响应。21日,江西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召开防汛会商会,针对近期降雨过程,进一步会商研判防汛形势,部署防范应对工作。其中提出要一体化推进防汛救灾,要求各地根据灾情报送情况,及时派出工作组开展查灾核灾,调拨救灾救助物资和资金。做好农业设施、水毁工程、被淹农房等抢修工作,开展灾后防疫消杀等。气象部门预计,22日梅雨锋雨带将再度南压至江西,受其影响,22日至25日江西又将迎来一次降水过程,赣北部分地区有暴雨,并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26日开始副高又将西伸北抬,主雨带移出江西。据了解,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影响赣北地区,具有累计雨量大、对流性强等特点,易引发城市内涝、洪水、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尤其对涉水和雨污分流等在建工程有影响,需加强防范。同时注意防范强降雨、雷电天气对旅游交通等活动的不利影响。(完)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
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
“在2006年新年到来之际,我们三位年老的城市规划与建筑、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工艺美术工作者,怀着急迫的心情,联手致信给您,呼吁用创新的思路,加快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2005年12月15日,“运河三老”联合发出《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掀起了大运河申遗的热潮。2005年,朱炳仁与古文物专家罗哲文、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先生,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共同提出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创意,得到全国政协58位政协委员的提案支持,催生了全国政协对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的考察,从而激发了全国人民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我就住在大运河边上,每天都接触运河。大运河哺育着整个城市的文化,老百姓的生活跟运河息息相关,码头每天早上繁忙,瓜果蔬菜、柴米油盐、生活用品,用码头交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运河。年轻时候,目睹运河旁边很多文物被毁坏,水是黑的,老百姓感觉到生活不便。” 朱炳仁说,于是当时就跟两位古建筑专家、文物保护泰斗,一起联手进行保护工作。“再加上我在杭州,他们在北京,一南一北,都有其代表性理念,于是一起提出京杭大运河申遗。”如今80高龄的朱炳仁告诉记者,当时他和郑孝燮、罗哲文给沿运河的18个城市写信,共同加快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的步伐。“这封信实际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它就像一个爆发点,一把发令枪,大家很快应声而动集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奔跑,相当于把大运河申遗工作推上‘高速路’。”“在这封信之前,大运河申遗的序幕已经拉开了
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因为当时包括扬州在内的很多城市都在为保护运河作出很大的努力,只不过当时大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朱炳仁也强调说,“这封信起到了推动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运河沿线各个城市已经对联合申遗有了强烈的愿望。”2006年与2007年,朱炳仁随全国政协考察团二次考察大运河全程,总结研究运河保护经验。朱炳仁还提出了“运河品质保护”、“零保护”等新理念,在全国政协的专家论坛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人们尊敬和爱戴的“运河三老”之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首次系统、完整展出“运河三老”在京杭大运河申遗和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实物文献和影像资料。其中,《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的修改手稿、“运河三老”书信原件等部分珍贵历史文献、照片系首次公诸于世。如今人们去参观,还可以从修改痕迹,看到起草这封信的时候是经过怎样的深思熟虑。朱炳仁高度评价:“大运河第一锹在这里开挖,扬州是重要的节点城市。长期以来,扬州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展现了很好的担当精神
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功不可没。扬州是名副其实的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在大运河申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中国大运河文化推向世界,也为后申遗时代,扬州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应用,再次起到牵头作用。”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运河文章,朱炳仁继续倾注心力。登上央视《开讲啦》他以“让千年运河流动起来”为题作演讲。他表示
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不仅缅怀老一辈专家,还要把接力棒传到年轻人手上,要重视年轻人对大运河文化的理解、期望。“大运河从2500年历史中走来已经老了,但在我们手上应焕发青春,成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运河文化怎么跟青年思想、愿望和需求相连接,他们对现代文化的要求要在大运河文化上体现。”朱炳仁认为,大运河不是凝固不动的,未来要在经济文化旅游各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我在想,它是活的文化,不应该苍老,应该是创新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
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为我们提出对于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方向和思路,也为大运河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大运河实现全线水流贯通,这在以前难以想象。我们考察的时候,有的河道都没有,有的河道上种菜放羊,如今大运河保护全线通水,也可能不远的将来实现全线通航。以前水质不好,导致生活运河边上老百姓生活困难。没能融入现代生活,于是运河边上的老百姓逃离运河。”朱炳仁欣慰地说,“现在相反,运河边上河景房,家门口就有花园,大家很开心在运河边上生活。运河的环境保护,不仅做的很好,还要做下去。”采访中朱炳仁也提及,当年罗老曾担心,引爆大运河申遗热潮,这封信会不会起到负面作用?“他认为,促进整个运河文化开发
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也有可能造成建设性破坏,对保护带来负面东西。现在看来,申遗成功十年来,展示的面貌完全不是罗老担忧的现状,大家都在为运河出力,发展和保护越来越好。”朱炳仁说,希望未来能把更多东西还给大自然,还给运河,好的保护让大自然和人和谐,互相促进,共同保护地球生态和环境。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
山势依船转,滩声复我迎。冲波同遏敌,穿石抵偷营。险出江湖外,愁兼风雨生。平澜荡柔橹,好忆故乡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介绍,桂林漓江流域6月16日8时至18日14时流域过程面平均雨量298.5毫米,6月18日20时至19日20时流域过程面平均雨量200毫米。此次广西全区性暴雨洪水过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于19日10时将水利厅洪水防御三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水利部门全力科学做好江河洪水、山洪的预警预报和水库预报调度工作,及时发布江河洪水预警300余次,山洪灾害实时预警167644条,并在6月18日7时发布了桂林漓江洪水橙色预警。据介绍,水利部门及时对桂江上游青狮潭、斧子口、小溶江、川江等4座水库实施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共拦蓄洪水3.488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