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西瀼迹全荒,何处先生旧草堂。剩有南池风景在,残蝉依旧噪斜阳。V.4.96.37新版_手机app官方版免费安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新吾
3月14日,记者在位于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巴南区惠民街道的龙凤立交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匝道和隧道的施工,挖掘机、工程车开足马力,忙碌作业。
龙凤立交隧道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龙凤立交是重庆市巴南区现代智能建筑交易及大数据产业园配套建设项目,是重庆东站东侧集散通道与渝湘复线高速交叉形成的3路互通立交,属于重庆市“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项目长约3650米,其中包含1条匝道连接线、1座隧道、4条立交匝道、4段变速车道、4座桥梁和4个涵洞。
自去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承建单位中建科技西部公司项目部统筹参建各方资源力量,积极调配大型施工设备,增加工人,抢抓工期。目前,A匝道路基完成了80%,桥梁下部结构全部完成;C匝道桥梁下部结构全部完成;涵洞施工完成了90%;隧道施工也已经正式进入开挖阶段,预计今年8月实现贯通,力争年内整体项目达到通车条件。
据项目经理李明富介绍,目前,项目施工建设已经全面进入“快车道”,项目涵洞、路沿石、沟盖板等由现场现浇改为装配式预制构件,再吊装拼装。按照绿色施工标准,施工现场还安装了扬尘噪声监测系统、喷淋降尘、污水、颗粒、固废等监测设备,设置围挡喷淋等,应用安全生产智能化设备系统,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的“四节一环保”目标。
据悉,作为重庆东站交通枢纽项目骨架道路和惠民片区路网重要组成部分,龙凤立交项目的建设对重庆东站及过境交通的疏解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通车后将连接渝湘复线高速和绕城高速,为重庆市巴南区形成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提供支撑,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
东屯西瀼迹全荒,何处先生旧草堂。剩有南池风景在,残蝉依旧噪斜阳。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今年以来,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党委积极适应新发展新格局,准确把握深化机构改革的根本原则,坚决落实区委编办安排的各项任务要求,整合业务链条,精简组织机构,优化管理层级,在实现“健身瘦体”的同时东屯西瀼迹全荒,何处先生旧草堂。剩有南池风景在,残蝉依旧噪斜阳。,激活了发展“源头活水”。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要实现基层减负。”“让群众少跑趟儿,方便群众办事。”“改革后期部门职能有变化吗?怎么实现管理呢?”……党委会上大家激烈地讨论。2次党委会,5版机构改革方案,朔里镇按照机构改革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彻底打破原旧体制思维,科学定岗定编,确定内部机构设置,为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杜集区镇(街道)机构改革方案》,精简机构设置,撤并原“七站八所”,对各项机构最大限度地予以整合,紧扣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窗口建设和机制建设等顶层设计要求,构建新职能体系,新设置4个行政内设机构和4个事业单位。按照要求完成4个行政内设机构和4个事业单位的挂牌工作,摘除老机构牌子。
朔里镇充分实现上下贯通、协同联动,人岗匹配各就各位,统筹发力,以新机制新模式规范运行,切实提升乡镇机构的运行质效。根据设置的4个行政内设机构和4个事业单位,按照“一个机构一个场所”的原则和“一人一岗、一人多岗、多人一岗”的管理要求,将行政、事业和编外聘用人员分配到30个岗位。
“现在来办事方便了,随时过来都可以办,而且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业务也很熟悉。”朔南社区居民张玉珍高兴地说。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使服务更高效。
朔里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孟莉介绍:“过去,办一个证除了各站、办、所的章东屯西瀼迹全荒,何处先生旧草堂。剩有南池风景在,残蝉依旧噪斜阳。,还要盖镇政府章。基层干部忙得团团转、老百姓也很难满意。”如今的朔里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依次排开。实现“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服务模式,推动基层减负增效和高效便民服务有机统一。(侯承雨)
东屯西瀼迹全荒,何处先生旧草堂。剩有南池风景在,残蝉依旧噪斜阳。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 姜琳 彭美琪) 每年春节前后,是劳动者换岗流动的高峰期,也是企业开工复产的关键期。为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25日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在全国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
“举办春风行动,主要着眼春节前后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聚焦劳动者和企业爆发式的求职用工需求,集中提供引导有序返岗、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组织招聘用工等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说。
运东来介绍,活动自1月25日持续至4月8日,将助力劳动者顺利就业增收、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稳”。
活动期间,全国1100多个公共招聘网站将集中发力,4700多家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3200多家零工市场将协同联动。各地将充分利用线上载体和广场车站、商超集市等人流密集场所,发挥好基层就业服务站点作用,分类推出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