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山窈窕削芙蓉,灵秀真于此地钟。急雨声飞晴涧水,洪涛响落碧岩松。鹿穿红叶林间去,人在斜阳洞口逢。竟日逍遥浑不倦,茅庵忽打暮天钟。V.6.88.34(官方)APP下载安装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毛学峰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25日
第 07 版)
地名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浪潮中,它们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简单标注,也是对乡村发展实践的生动概括。2023年层山窈窕削芙蓉,灵秀真于此地钟。急雨声飞晴涧水,洪涛响落碧岩松。鹿穿红叶林间去,人在斜阳洞口逢。竟日逍遥浑不倦,茅庵忽打暮天钟。,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该行动涵盖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地名工作的各个环节,致力于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推动实现城乡地名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
与时俱进的乡村地名,刻写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等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激发着乡村的活力和创造力。地名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吸纳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力彰显和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
置身广袤乡村,一个用心挑选、饱含深意的名字,无疑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诠释与致敬。
好地名让人们“记得住”。在命名过程中,要尊重乡亲们的使用习惯与接受度,避免割裂地名与群众认知的内在联系。以“好看、好听、好认”的基本属性,融乡土气、时代感、文化性于一体层山窈窕削芙蓉,灵秀真于此地钟。急雨声飞晴涧水,洪涛响落碧岩松。鹿穿红叶林间去,人在斜阳洞口逢。竟日逍遥浑不倦,茅庵忽打暮天钟。,有利于激发情感认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地名文化的良好氛围,在无形中传递积极的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
好地名助村庄“转得活”。特色鲜活的乡村地名,吸引着资源要素汇聚乡村。在产业发展中用好地名元素,释放蕴含其中的经济价值,有助于村庄精准定位,培育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公共品牌,为优质农副产品、旅游服务资源推广赋能,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好地名让文化“传得远”。乡村地名往往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紧密相连,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情感,是乡愁乡忆的特色文化符号。围绕区域特色,持续打造独特的地名信息数据集合体,讲好乡村地名故事,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本报记者郁静娴采访整理)
层山窈窕削芙蓉,灵秀真于此地钟。急雨声飞晴涧水,洪涛响落碧岩松。鹿穿红叶林间去,人在斜阳洞口逢。竟日逍遥浑不倦,茅庵忽打暮天钟。鲁网12月26日讯年味儿是什么?是逛年会时吃的那串糖葫芦!是舞狮舞龙的锣鼓喧天!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在2025年元旦来临之际,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集市年货节”活动,让孩子体验节日的快乐!
开门大吉、捏面人、投壶、金蛇送福、财源滚滚......年货大街上处处都是孩子们最爱的游戏场地,孩子们边逛边玩边打卡,脸上洋溢着光彩熠熠的笑容,纷纷走进心愿小铺许下自己新年美好愿望。
热闹的新年集市驱散了冬日的寒冷,孩子们感受了年货大街的热闹氛围,体验了年货商品的买卖过程,不仅锻炼了自由支配的生活实践能力,还培养了社会交际意识、理财意识、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孩子们在幸福中获得成长。(通讯员琳琳 林晓爽)
责任编辑:陈吉全
层山窈窕削芙蓉,灵秀真于此地钟。急雨声飞晴涧水,洪涛响落碧岩松。鹿穿红叶林间去,人在斜阳洞口逢。竟日逍遥浑不倦,茅庵忽打暮天钟。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4月1日,2024年南昌市城市水环境治理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公布了江西省南昌市雨污分流工程的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南昌已整治完工的排水单元共3874个,完成率达63.79%。雨污分流项目一二期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三期将于明年2月完工。
南昌水资源丰富,赣江穿城而过,市域内百余个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一江十河串百湖”的水系格局,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29.78%,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
河湖安澜,人民安居,是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22年,南昌制定了《南昌市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利用3年时间对建成区302平方公里的市政雨污管网进行系统梳理。两年来,随着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治理成效正逐步显现。
据介绍,南昌全市水体水质持续向好,随着排水单元改造和市政管网错漏混接整治工作不断推进,分流制区域污水收集率不断提升(已超过70%)。今年1-2月,南昌市红谷滩区污水处理厂平均污水进厂BOD浓度达105.72mg/L。赣江水质也稳定在Ⅱ类水质以上。
2024年是南昌市城市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冲刺之年。目前,全市共有155条路段正在同步施工,南昌将进一步精密谋划、精心组织,择优选取震动最轻、噪音最小、进度最快的施工方式,确保各路段“快进快出”。项目施工方计划在2024年10月底完成青山湖区一、二期项目施工,12月底完成朝阳项目施工;2025年2月14日完成青山湖区三期全部施工内容。届时,南昌市建成区将基本实现雨污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