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历国朝沾浩荡;眼看七代衍孙曾。V.3.61.1_APP下载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编前语: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养城路漫漫,幸福咫尺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铜梁“养城记”》系列报道,从一座城的“成长之路”,望见居民的获得感。以铜梁区城市建设与管理为样本,见证城市提质增速,看尽群众喜笑颜开,感受新时代发展脉搏。
华龙网讯(董静)当大多数人刚睁开惺忪睡眼时,在铜梁区东城街道,49岁的许扬珍已带着她的大扫帚完成了当天的首个工作任务。“我早上5点开始工作,7点前就可以完成普扫。” 许扬珍说,她已经从事环卫工作4年有余,这些年来,她明显发现城市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感受到区里环卫质量和市民素质在提升。
本期《铜梁区“养城记”》,看铜梁区如何提升环卫服务质量,让城市可以“席地而坐”,让幸福能够“触地可及”。
环卫车运作中。铜梁区城市管理局供图 华龙网发
“在环卫保洁方面,为了确保城市整洁,我们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前完成普扫,下午2点完成第二次普扫身历国朝沾浩荡;眼看七代衍孙曾。,巡回保洁16个小时。”铜梁区城市管理局市政环卫管理所所长向焱说,与此同时,立足本职,铜梁区通过投入生活垃圾基础设施、治理河道清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方面,持续优化保洁频次及作业方式,做到垃圾收运朝不过午、晚不过夜。
据了解,今年以来,铜梁区充分利用市级衔接资金共投入228.7万元身历国朝沾浩荡;眼看七代衍孙曾。,统一采购垃圾箱体、分类垃圾桶、手推车等总计5000余个配发至28个镇街,助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大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2023年新改建垃圾分类收集点775个,完成金科博翠云邸、世纪阳光垃圾分类特色示范小区打造。
此外,在河道清漂综合治理方面,铜梁区2023年累积对清漂服务单位督察42次,派发整改交办单26张,现已全部完成整改,每月初汇总外包服务六条重点河流共计17个所属镇街评分对清漂服务单位进行综合考评,6条重点河流共计出动清漂人员21222人次,打捞船次26890船,打捞水面漂浮垃圾7323.4吨。
环卫工人清理“卫生死角”。铜梁区城市管理局供图 华龙网发
检查设备、成立专项小组、检查环卫车辆……向焱介绍,为确保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高效运行,铜梁区城市管理局定期对城区垃圾中转站设施设备安全、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成立清扫保洁专项巡查小组开展实绩考核,每月做完对全区28个镇街清扫保洁工作的巡查督导考核评价;做好环卫作业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和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协调帮助各街道清除“卫生死角”120余处;处理完成数字化城管垃圾转运交办案件674件。
铜梁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雷田表示,下一步,铜梁区将加大城乡市容环境卫生巡查指导力度,加强各镇街联动联管协调合作能力,保证全区环卫工作不留死角,不漏盲区,使文明习惯长留“指间”、绿色生活常在“心间”。
身历国朝沾浩荡;眼看七代衍孙曾。天津北方网讯:昨天,来自澳大利亚的一艘满载1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LNG(液化天然气)船靠泊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接收站LNG专用码头,这是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今年接卸的第78艘LNG船舶。随后,这批LNG将通过卸料管线进入储罐,经气化后输送到京津冀千家万户。
据介绍,10月以来,位于南港工业区的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接收站、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不断提高LNG船舶接卸能力,为冬季供暖保障蓄“气”。两大LNG接收站共投产了17个储罐,总罐容346万立方米液态天然气。目前,两大LNG接收站共储液态LNG299万立方米身历国朝沾浩荡;眼看七代衍孙曾。,储气能力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储罐均处于高液位运行状态。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接收站还将在11月再投产3期2个LNG储罐,罐容44万立方米,并计划于11月底前完成3船接卸任务。(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身历国朝沾浩荡;眼看七代衍孙曾。近日,沂源东里镇退休老干部化身“红色故事宣讲员”为东里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这场“红色故事润童心”主题活动,通过讲述革命故事,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让红色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位勇敢的小英雄……”东里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室里,宣讲员苗加满用略带沙哑却饱含深情的声音,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入了那段峥嵘岁月。宣讲员们以《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的故事》等经典红色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讲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斗的光辉事迹。宣讲员们讲得绘声绘色,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敬仰。结束后,宣讲员们还与小朋友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这场互动交流,不仅让红色历史走进了童真世界,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家国情怀的种子。“今天的故事比任何说教都珍贵。让孩子们记住先辈们的事迹,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红色精神就得到了传承。”园长唐晓莉说。
接下来,东里镇将继续整合退休干部、“五老”志愿者等银发力量,挖掘更多本地革命人物事迹,定期进校园开展活动,把家门口的红色故事讲给下一代听,为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注入强劲动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