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V.8.44.21(体育)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亚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2日 第 06 版)
新疆乌鲁木齐到北京,2800多公里,坐火车直达最快30小时12分钟就能到;而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到乌鲁木齐,1960公里,有一趟火车却要走32小时55分钟。
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3年来,“和田玉龙号”列车每天会穿越这里,这是在新疆开行的一趟公益慢火车,被沿线群众亲切地称为“小慢”,同时也是沿线群众致富的“快车”。
最低票价只要4元
位于新疆南端的和田地区,以前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居民出行很不方便。2011年6月,首趟“和田玉龙号”旅客列车开行,结束了和田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
“乘坐这趟车,从和田市到喀什市近500公里,硬座票价53元。从和田市到墨玉县票价最低,硬座才4元钱,是很多南疆老百姓出行的首选。”列车长坡拉提汗说。
常年负责“小慢”的乘务工作,坡拉提汗每周有一半时间待在“和田玉龙号”上。这趟列车一共有64个停靠站点,“是一趟公交化的火车,沿线的一些小车站只有一两名乘客,但是这些‘一个人的车站’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坡拉提汗说。
虽然是公益慢火车,服务却不减。南疆风沙大、夏季气温高,2019年,车体从绿皮车更换为空调车,票价保持不变。
乘客阿布力孜·牙克甫的铺位床头,系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坡拉提汗介绍,这是用来标识重点旅客的,老人、小孩、行动不便的旅客等,乘务员会重点关注他们,根据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这次出来带着孩子,乘务员就给我这扎了个蝴蝶结,隔一阵就来看看我们需不需要帮助。”看着铺位上熟睡的孙女,阿布力孜脸上露出微笑。
一项受欢迎的便民举措
“小慢”是连接南北疆的“便民车”,也是沿线百姓的“致富车”。
24岁的和田市小伙儿阿卜都萨拉木·买提斯地克要去乌鲁木齐看望奶奶,出发前将自家种的核桃装了两袋子,一袋送给奶奶,一袋在车厢里售卖。这趟车上,还有其他和阿卜都萨拉木一样售卖农产品的人。
“按规定,列车上是不允许乘客卖东西的。”乘务员玛依然·赛买提回忆,2020年,她碰到一位老大爷拎着核桃、红枣在车上售卖。交流之后得知,老大爷家里条件不太好,想在火车上试试能不能卖点特产补贴家用。
玛依然和同事利用休息时间到和田地区的农村走访调研,回来后向上级申请,希望可以允许当地群众在列车上售卖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作为一项便民举措,新疆铁路部门研究后同意了她们的申请。消息传开,来卖东西的人可真不少。玛依然把有需求的群众拉进一个微信群,每次自己走车的时候就通知他们,“微信群里先后有三四百人,而‘常客’有46名。”
阿卜都萨拉木还带着自家种的石榴、妈妈做的小花帽饰品,这些都是火车上的抢手货。“这些东西在我们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以前去巴扎卖,生意不怎么好。现在车上人多,尤其是外地人多,带上来的东西基本都能卖掉。”阿卜都萨拉木说。
列车上办起流动巴扎
家住莎车县的喀日·阿卜杜热西提前一天在“小慢”上卖了一路手工艺品,到和田市后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拎着剩下的木碗、木勺上了车——今天是列车上的“巴扎日”,前几天他就在微信群里接到了通知。
“在客流旺季,我们会不定期组织流动巴扎,全体工作人员帮群众一起销售。”坡拉提汗说,乘务员们自发成立了文艺小分队,用演出吸引乘客关注,同时销售产品,效果非常好。
这不,火车刚刚启动,音乐就响了起来,乘务员跳着欢快的舞蹈出发了,每到一节车厢,乘客们都争相拍照、摄像。来自和田市的麦提图尔荪·图尔荪尼亚孜提着一篮烤包子跟在后面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喀日则推着乘务员帮忙准备的小推车,现场售卖木碗等手工艺品。
火车大清早出发,一些乘客没来得及吃早饭,麦提图尔荪的生意不错,一趟下来,带的烤包子已经不剩几个了。到莎车站下车时,他微信里收到600多元。
喀日成果也不错,当天进账近400元,“来回车票花费51元,住宿花了40元,加上吃饭,成本100元出头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这两天赚到了1000多元!”
看到火车上的巴扎这么受欢迎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玛依然又有了将巴扎拓展到线上的想法。2021年,相关微信小程序上线,玛依然手把手教6个农户开通了账号,上线了26种产品。“现在网上一个月能卖出几千元产品,不用出门就把生意做了。”阿卜都萨拉木说。
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在外打工好久,都没被这么关心过了,民政为民,是咱老百姓的坚实后盾!”在东营市救助管理站,求助人小孙换上工作人员为他购买的新棉衣,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条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不禁湿了眼眶。
2025年1月2日22时,东营市救助管理站接收到滨东分局胜东派出所送来的1名男性求助人员。救助站站长郑立明告诉记者,该求助人员小孙来自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4年12月份搭乘火车到东营市找工作,因身份证丢失一直未找到合适工作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现在身无分文,无法回家。
考虑到小孙长时间在外,担心其身体受寒,郑立明一边为其办理入站手续,安排入站,一边为其更换新的棉衣,并端上刚煮好的面条,这才出现了开头感人的一幕。
1月3日,郑立明联系车站为小孙购买了返乡车票,考虑到东营没有直达陕西的车次,又为其购买了到济南的汽车票,并联系济南市救助站协助其返乡。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体现了社会的温度。而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不仅要放在心上,更要落到实处。东营市各级救助管理站社会救助热线24小时接听,落实主动告知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各种诉求。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实现动态监测2388人次,纳入救助41人次。
同时,突出夜间、降温等重要时段,民政会同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加大对流浪乞讨和其他困难群众的巡查走访力度,今年入冬以来,东营各级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7人次。
减轻困难群众过冬负担,满足过冬基本物资需求,东营市民政部门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全方位、多层次地保障了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困难群众的这个冬天暖身更暖心。(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婧婧)
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
2月1日上午9时,位于山西阳泉的华阳集团一矿一派繁忙景象。伴随着清脆的鸣笛声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一列挂载着27节车皮的火车沿着蜿蜒的轨道驶入煤炭装车站点。
选煤厂装车队早已接到指令,47岁的工长赵建斌带领作业人员在装车线上等候多时了。
火车停靠好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他们背着工器具材料,拖着条状封堵带,快速走向车皮,在风雪中开始了拉风验车作业。有的踩着车皮边的扶梯,纵身一跃,跳进空车皮里,清理杂物、封堵缝隙,动作麻利;有的拿着锤子敲敲打打,检查车门部件是否牢固,再顺势用钳子剪掉多余的铁丝,一气呵成。
“这个车门缝隙有点大,需要重新堵一次。”“今天下雪,把车闸拧得紧一点,防止雪天溜车。”“天儿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在作业人员进行装车作业的时候,赵建斌沿着铁路线,挨个巡查车皮情况,并不时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
华阳集团一矿职工赵建斌正在检查装车情况。王洁摄
雪后气温骤降,近期最低气温零下16℃,寒冷的天气给装车检查作业增加了难度。
“每节车皮检查一趟下来大约需要20分钟,一个小班、6列车,需要敲敲打打160多节车皮,一天下来至少得走2万步。”今年47岁的赵建斌已在装运线上工作8年,日复一日奔波在铁路沿线和操作点上,对装运各个环节了然于心。
9时30分,火车车皮在铁牛绞车的牵引下进入轨道衡装车位置。趁着作业间隙,赵建斌来到操作室。只见装车操作员申福英正在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装车遥控器,并不时看着操作台上轨道衡装车数字的变化。
窗外,装车系统的放煤簸箕起落移动,从缓冲溜槽中,一次性将60多吨冒着蒸汽的“乌金”稳稳装入车厢。
载满煤炭的火车缓缓驶出华阳集团一矿。王洁摄
“装车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可大呢!”赵建斌滔滔不绝,“要放满整列车皮,操作人员要眼疾手快、精准判断,对各种数据要了如指掌。”
在申福英的熟练操作下,整列装车用时1小时40分钟,比平均水平快20分钟。
11时10分,满载优质煤的火车驶出华阳集团一矿,鸣笛声冲破长空……这列车将装载1800多吨煤炭发往用煤客户。
“装车速度越来越快,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相信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赵建斌信心满满。
据介绍鱼信经时阔,关河感不禁。乱蛩醒别梦,晓角警离心。树迥天围堞,霜高月满林。衡阳何处是,南望楚云深。,为圆满完成“两节”期间外运任务,华阳集团各煤矿洗煤厂装车队职工坚守岗位,全力保障煤炭按时装车外运,日均外运量6万吨以上。(田小丽、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