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拥青螺色,波环碧玉城。江流石不转,滩静月无声。路似曾经渡,人犹此岸行。残碑夕照里,回首没榛荆。V.1.0.10_APP下载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南宁12月30日电 (记者李维俊)12月30日上午8点28分,随着“和谐号”G5513班次首发列车驶入广西玉林北站,南宁、玉林实现高铁直通,标志着玉林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至此,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设区市全部通高铁。
2016年以来山拥青螺色,波环碧玉城。江流石不转,滩静月无声。路似曾经渡,人犹此岸行。残碑夕照里,回首没榛荆。,为补齐通道“缺失段”、打通路网“瓶颈段”,广西掀起新一轮铁路建设热潮。截至2024年12月,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1398.8亿元,开通运营南凭高铁南崇段、贵南高铁、防东铁路和南珠高铁南玉段,广西区内高铁里程突破2400公里。区内高铁相邻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南宁去往区内所有地区3小时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基本6小时以内通达。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31日 08 版)
山拥青螺色,波环碧玉城。江流石不转,滩静月无声。路似曾经渡,人犹此岸行。残碑夕照里,回首没榛荆。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3月20日电 (记者祝龙超)记者从今天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月17日,《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复函;3月18日,《规划》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后正式印发实施。
据石家庄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军志介绍,《规划》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空间格局、两个阶段发展目标、七方面重点任务以及一套保障机制”。具体包括10个方面,共计4.4万余字。
一是合理确定都市圈规划空间格局。石家庄都市圈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衡水市、邢台市、定州市、辛集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石家庄市(不含重点生态功能区),定州市、辛集市,衡水市桃城区、冀州区、深州市、安平县,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城区)、任泽区、南和区、柏乡县、宁晋县、隆尧县、沙河市,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632万人。
依托这一空间范围,提出协同构建“一核两极、两圈两廊”都市圈空间格局。“一核”,即石家庄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创新策源、产业引领、资源组织和服务保障功能;“两极”,即邢台市、衡水市,发挥区域支撑作用,打造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两圈”,即构建功能完善、高效协作的通勤圈和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的协作圈;“两廊”,分别为沿京广线综合发展廊道和沿石黄线综合发展廊道。
二是科学确定都市圈发展目标。立足石家庄都市圈基础条件,充分考虑现实需要和发展潜力,提出两个阶段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30年,石家庄都市圈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发展影响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初见成效。第二阶段到2035年,建成空间布局合理、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秀美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三是加快都市圈重点任务实施。坚持“中心带动、协同共进,分工协作、共构共融”,从7个方面,明确了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
具体是:战略支撑方面,重点是加快与京津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借势发展,成为京津冀世界一流城市群的战略支撑;基础设施方面,重点统筹推进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产业协作方面,重点是着力增强区域创新发展引领作用,共建先进智能、绿色融合、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是统筹都市圈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养老、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资源山拥青螺色,波环碧玉城。江流石不转,滩静月无声。路似曾经渡,人犹此岸行。残碑夕照里,回首没榛荆。,协力建设品质美好生活圈;生态保护方面,重点是联手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联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携手打造美丽都市圈;文旅发展方面,重点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力推动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共塑“山水古韵冀中南”品牌;开放合作方面,重点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共筑对外开放竞争新优势。
四是建立健全实施保障机制。充分依托省、市协调推进机制,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石家庄都市圈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重点提出建立规划协调机制、构建政策协同机制、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强要素资源保障等创新性体制机制。
据河北省发改委分管负责同志袁培红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石家庄都市圈建设坚持整体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具体总结为“四个一”,即一个机制、一张蓝图、一揽子政策、一批项目。目前,省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石家庄都市圈建设的若干举措,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事项,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山拥青螺色,波环碧玉城。江流石不转,滩静月无声。路似曾经渡,人犹此岸行。残碑夕照里,回首没榛荆。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1日 第 06 版)
霜降过后,正是制作柿饼的好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秧家村村民们抢抓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加紧晾晒柿饼供应市场。图为该村村民在房前屋后晒柿饼。
李茂香摄(人民视觉)